May 27, 2011

[專題]音樂會後發想

前天剛結束的南女中音樂會,我去了。今晚還沒開始的台南一中音樂會,卻剛剛好撞到林昭亮的小提琴獨奏會。這些活動讓我想到幾個好問題,包括過去、最近、與同學短暫的談話(吵架),以及我目前對音樂的看法。


案例一:
甲同學提到:乙同學彈琴很沒有感情,他國中的時候就是這樣了(甲同學目前譜曲又填詞,聰明的資優生,熱中流行音樂)。首先,先說明對表演藝術而言,富有感情本來就是表演的一部份。再者能欣賞別人的表演,看出、聽出表演的內涵也不是每個人都相同。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每個人的主觀問題。但乙同學的表演在甲同學的眼中看來,是不成功的。因為他沒有表演適當的情緒,也就是說他沒辦法滿足觀眾。但是為什麼,我們常在批評一個人表演的時候,對別人欠缺感情這件事,卻又顯得倨傲,蠻不講理,甚至到了無理取鬧的地步。

回答一:
可能答案一:正因為感覺是主觀的(或許說跟彈錯音比起來,情緒有沒有出錯比較模糊、比較籠統),所以因為沒有感情而不喜歡彷彿事理所當然的,可以拿出來大肆宣揚。所以說:「他的表演沒有感情」等於是「我看他不爽」更卑鄙的講法。嘗試把自己的想法導向公正客觀,還毫不羞赧。

在報章雜誌上,或某某一些感人小語之類的文章發現一個故事:有一個樂團應徵小提琴首席,來了兩個人:一個對音樂有高度熱情,另一個技巧高超卻顯得冷漠。對正常的人而言,我們都希望能聽到表演能感動人心,讓心裡感受到音樂的美好。但是好的表演一定是真實嗎?難道說所有的練習不是一遍又一遍摸索正確的音符、正確的節奏、與正確的感情?在台上呈現給人的感動,就像把一棟房子的鷹架拿掉,渾然天成。但是沒有人會認為鷹架是豪宅最美麗的裝飾,因為它本來就不是表演的一部份。

在聽演奏的時候想到一個問題,聽現場演奏的樂團,跟家裡的音響比起來,哪裡不一樣?我還可以一邊吃東西、躺在床上,去上廁所的時候可以按暫停。沒錯,現場的音樂會的音響品質,不是與票價同等價值得音響可以放的出來的,再者又要考慮到錄音的品質跟音樂廳空間的音響效果,對應到有錢人家裡的環繞音響,都不便宜。但如果做的到,那現場音樂會,除了臨場感以外,還有什麼理由把人留在音樂廳裡面冷藏。

萬人搖滾演唱會,說不定可以說明現場演奏的魅力在哪裡。那不然大家進音樂聽都是為了調劑身心嗎?

案例二:
電腦摹仿的能力越來越厲害,音樂老師在團練的時候最常講的唯一有關科技的話提大概就是至這個吧!電腦再厲害都沒辦法模擬感情。但我好奇的是,人怎麼有辦法聽出感情?音的漸強漸弱?嘶吼?呻吟?除非是心電感應,或是有人看過哈利波特的破心術。電腦還不能『自動』唱出人類所謂『有感情』的聲音,只是因為科技來不夠發達嗎?

回答二:
或許是因為流行的媒體拼命的在強調『根本再強調也於事無補的情感問題』,或許是看了太多日本漫畫裡面最喜歡的時間暫停,然後回光返照拼命意識流。我只是看了太多『交響情人夢』,覺得演奏者的內心怎麼這麼豐富,這麼感人,這摸不切實際。還好沒看太多『金色琴弦』。回頭一想,他們也只是描繪出觀眾想要看的畫面而已吧!好的表演不一定是真實。沒錯,有人跳出來說話了,我們要的就是那個真實的嘶吼、毀掉一切虛偽的重金屬、把謊言和耳膜一併震碎的搖滾精神。呵呵,嗆的太過火也不好。所以加入流行音樂的市場才會賺錢阿,而且不吼不跳不摔東西的時候還可以賣T-shirt。(討厭虛偽貴族音樂的人,把自己當成騎士,還是農奴呢?)

說正經的我在國二術科期末考的時候只記得腦筋一片空白,也體會到什麼叫做把曲子練到手指上面去。所有的詮釋都必須融入音樂裡面,不容許停下來意識流思考。

雖然在前面批評這麼多,只是想提醒這類超然的、梵我合一的神祕論劇情,可能不過是精心策劃的『真實』。

後記:
前天晚上的音樂會小提琴協奏曲和大提琴協奏曲聽了很過癮,還沒有親眼看過這個年紀的小朋友在樂團的簇擁下展現琴藝(可是國外的神童不都這樣嗎?),總之,業餘的寫作者還是得乖乖坐在演藝聽裡面多聽聽幾場表演,免得網誌都在胡說八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留「閱畢」兩字也行。要不然,就當作留言版使用。(攤手)
如果上面內文看起來很纖細脆弱以至於閣下不忍心吐槽,那我只好自己來了。

[喔雷] 復仇者聯盟2 (2015) [負雷] 愛情生活 (2015) [好雷] 八月心風暴 (2013)

感謝梅莉史翠普讓我相信這世界仍是美好的,因為看完《復仇者2》的感想是:如果你想毀滅的世界是允許整棟電影院一天放三十場復仇者聯盟2的世界,那我們還是去死一死好了。美國隊長請你不要救了,帶鋼鐵人走吧,這不值得,因為我只有鋼鐵人講冷笑話的時候是醒著的。還有鷹眼的台詞好棒(世界正在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