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8, 2012

[散文]用了兩次痛

今天早上又在漫無目的地回顧舊作,發現了嚴重事實,有情緒重複了,包括字詞也是。回想第一首,或是剛開始的第幾首詩,是的,那些情緒都反覆被處理,遺落、失落、孤獨、優雅的孤獨。

從最初開始,我也沒有把這類創作當作最主要的抒發,只是我覺得,這個形式突然很有代表性,代表一種簡潔,還有簡潔以外的空虛。寫詩也變成有趣的事情,如果拋開寫作的壓力來說,能在路上、公車上撿拾回憶或路人的言語,重新鑄造,那種快樂很獨斷,很難取代。

即使我不願意承認,我很能理解為什麼作者漸漸變成不讀書的人,什麼都不看了,對創作有一種封閉專斷又傾頹的堅持。因為社團的緣故我有機會假公正客觀的名義,行審美觀灌輸之實,有些人對別人的愛或不愛特別敏感,沒錯,就像人一樣。更何況作品之於作家本身,就詩而言更貼近作者的靈魂、或至高的善、或「你還要我搬弄我自己也不懂的哲學名詞我有點力不從心」。想起來,在他們的潛意識裡,我應該要被釘另一端,代表惡的那邊。

對,我不相信靈魂,但不代表情緒上我就能逃離二元論的枷鎖。當然這些名詞聽起來玄之又玄,事實上有許多精闢地討論,讓你不論選擇任何一種觀點,都有更偉大的大腦駁斥你。好像他們恨不得讓你流離失所、變孤魂野鬼,或永遠出局,淪為辯士。

對了不得不提一下楊佳嫻的詩,我回去看了看,的確有你描述的特徵。至於我們的對立是建立在哪種基礎上,我回一個我想到的解答:對文體的害怕與不信任。只是她抓住現象,我想抓住本質。更諷刺的是,她的路線才是我想追求的。

面對越來越多經驗累積,作家的容貌會變,思想狀態也是。舉一個最淺顯的例子來說:簡貞的水問跟老師的十二項見面禮,乍看之下判若兩人。剛讀的時候大為火光。日子一久,也接受了那種轉變是必然的,而且轉變之後的簡貞,更可以凸顯她在創作上的大氣,與一般(噁心的)兩性親子專欄作家比起來,這樣的作品才應該要大賣。

是阿,不管讀哪種作品,都有好玩的地方,小說、詩、散文、論文、專欄、新聞,任何形式的文字表達、非文字表達。總的來說,把所有的一切當作純粹的藝術表達,是一種虛無的特徵。

這種心態的閱讀威力強大,同時因為看了太多不該看的東西,很容易撐死,或厭食。但好惡會更明顯,這樣的優點是:至少不會浪費時間在你不想待的地方。

當然回歸原點,如果拼命想讀的慾望來自拼命想寫,有很多拉扯跟衝突會糾纏你直到永遠,但至少我目前覺得,這是不錯的選擇,也可以保持穩定跟平衡。那些不能說的,應該永遠保持沈默,不論用哪種表達,反襯、映襯、陪襯跟內襯(明顯是來亂的)。看不懂就算了,沒關係,也不會有一個人寫的東西是任何人都看得懂的。

2 comments:

  1. 其實,你現在寫的詩正好反應你目前對詩藝的追求到了哪裡。也許,現在的我們在寫詩這一塊,都有一些無以為繼的困境。但常常是,在多讀多寫之後,那一個柵欄不自覺就被跨過去了。所以,重點是,如果可以的話,十年之後,還要繼續寫下去。而最棒的是,對你而言,寫詩是有趣的,那就繼續保持下去。那才會是最主要的動力。

    ReplyDelete
    Replies
    1. 因為你留言我又看了一次我寫的東西,其實有點零零碎碎的,看起來口氣也挺討人厭XD嗚嗚,十年之後,好感傷的感覺~我以前也以為不用常常動筆也可以寫很多東西,結果事實是:我高中寫太多作文了==

      Delete

留「閱畢」兩字也行。要不然,就當作留言版使用。(攤手)
如果上面內文看起來很纖細脆弱以至於閣下不忍心吐槽,那我只好自己來了。

[喔雷] 復仇者聯盟2 (2015) [負雷] 愛情生活 (2015) [好雷] 八月心風暴 (2013)

感謝梅莉史翠普讓我相信這世界仍是美好的,因為看完《復仇者2》的感想是:如果你想毀滅的世界是允許整棟電影院一天放三十場復仇者聯盟2的世界,那我們還是去死一死好了。美國隊長請你不要救了,帶鋼鐵人走吧,這不值得,因為我只有鋼鐵人講冷笑話的時候是醒著的。還有鷹眼的台詞好棒(世界正在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