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 — Macbeth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喔雷] 復仇者聯盟2 (2015) [負雷] 愛情生活 (2015) [好雷] 八月心風暴 (2013)
感謝梅莉史翠普讓我相信這世界仍是美好的,因為看完《復仇者2》的感想是:如果你想毀滅的世界是允許整棟電影院一天放三十場復仇者聯盟2的世界,那我們還是去死一死好了。美國隊長請你不要救了,帶鋼鐵人走吧,這不值得,因為我只有鋼鐵人講冷笑話的時候是醒著的。還有鷹眼的台詞好棒(世界正在毀滅,...
-
『其實,能套用在電報上的詞彙很快便用盡,長時間的共同生活或痛苦的激情也立刻簡化成定期的公式化交流,如:「我很好,想你,愛你。」 然而我們當中有些人仍堅持寫信,並不斷想方設法要和外界聯絡上,到頭來也只是落得一場空。即使想出的方法中有幾個成功了,我們也全然不知情,因為收不到回音...
-
其實就只一直找林黛玉哭的理由,和賈寶玉這次又對誰發花癡。
好久不見,我完全同意。
ReplyDelete歡迎!(請自行播放蘋果電腦的新機畫面)
ReplyDelete你的留言時間晚得令人肅敬。
紅樓夢讀到六十回就請闔起書吧!接下來續寫的六十回看了讓人痛心...
ReplyDelete奇怪我記得續寫明明是80:40......
ReplyDelete有什麼內幕隱情我還不知道嗎(莫破梗我進度超慢)
已經看完紅樓夢了後生可畏也
我們國文老師說她小五就看過
我直驚訝那個時候的有些東西不是「應該」看不懂嗎?
(絕對不是指古文)
對...是前八十回...抱歉...
ReplyDelete有一段時間非常迷紅樓夢,雖然看不懂還是看,ㄧ部分是因為作者提到的各種關於"顏色"的描述太讓人驚艷了,我還常因為太入戲好幾天心情很差(蠻呆的)。
其實書看完以後可以找ㄧ些紅學家寫的書翻翻,看他們的分析,會發現一些曹雪芹埋的自己沒注意到的"暗樁",也是另一種看紅樓夢的方法;而且不同紅學家對同一事件的解讀會有很大的不同,蠻有趣的。
祝閱讀愉快:)
怎麼會入戲呢......
ReplyDelete賈寶玉不過才幾歲阿
看了有點噁心不說
(言下之意是根本把自己當老人來讀這本書)
到底是小說設計不良還是那個時候營養十分充裕導致早熟
換言之
難道連在心智上現代人都過於幼稚嗎?
不是該找點瓊瑤來看這年紀
(不要說我性別歧視喔,我是張愛玲的粉絲,只是她也讀不多)
看到很多作家對這本書倒背如流,也有的就沒很重視(不乏我的偶像)
就像楊牧說:「那不就跟白(先勇)一樣嗎?」
真不知是褒是貶
瓊瑤?沒興趣,怎麼會覺得這個年紀應該要看她呢?張愛玲高竿多了,我想。這是個浪漫主義無法被相信的時代;窮苦長髮大眼女主角+富有英俊風流男主角?算了吧...
ReplyDelete寶黛戀怎麼會噁心!林黛玉是所有古典小說裡最純真美好的形象不說,賈寶玉也都是以禮相待(除非你要說和襲人的那段)
看紅樓夢有很多向度吧!有的看作者的寫作技巧、有的看愛情、有的看時代下的文化,角度不ㄧ樣,評價也不ㄧ樣吧?
恕孤陋寡聞,請問曾有哪些作家對紅樓夢有什麼樣負面的評價呢?
作家性格普遍古怪(或傲嬌),而且我說的是「沒很重視」,喜歡紅樓夢的作家一定很多,不喜歡的卻不一定講得出來(我現在努力避話鋒)。我只是想說明我對「經典」的看法一直維持在極端的懷疑(且我絕對有意識到自身看法的局限跟狹隘),將直接以我所見所聞判斷,當然,在下意識當中(真討厭用這詞),它可能已經是我閱讀經驗裡見過最好的小說(之一)。
ReplyDelete嚴肅的完了。
我認真的想讀瓊瑤,想想看那是你我父母那年代的小說,不會好奇他們吃哪一套嗎?張愛玲我喜歡她描寫「畸戀」的那種態度,她的角色受苦能讓人感到現實直接的冰冷(直接從骨髓滲出來的)。說是浪漫,也是啦,但是悲劇是很容易引起共鳴的。跟瓊瑤(我的刻板印象中)不同的是,看到她角色的自我厭惡、懷疑,跟外在環境壓力比較起來,是非常直接的心痛。講到張愛玲,評價就更不一致,大概您也不會要我把兩方的作家名單列出吧。
嚴肅的真的完了。
我說的噁心請您仔細想,一個國小剛上國中年紀(畫面請先出來),講的那些情話、鬧的自殺、亂摔東西、為情傷感每天哭得死去活來。(你可以完全不管襲人那段)就大概知道現在安親班老師有多麼幸福。
(雖然說對故事主角的年齡學界的看法不一,但是我看到的眾多說法裡面的確沒有一個能符合現代眼光,再說西廂記裡面的主角也差不多是那個年紀,真是令人吐血)
我知道這樣的歧視很不道德,因為古時候的習俗跟現在絕對不一樣。也不好就這樣批評這部偉大的小說,所以我在讀的時候會自動調整年齡,拜託不要逼我直接從國中生(保守估計應該是小學)裡面找出我心目中的賈黛。
話說回西廂記,應該要先讀過「遊園」、「驚夢」兩回再來看,在此我很慶幸年紀一大把才初讀紅樓。高三國文課本裡面有,如果您想看崑劇就祝福您DNA裡面留著漢族的審美標準。
林黛玉的形象很美,葬花的時候我的確扎扎實實被感動到(除非您期待我也把家裡的茉莉花也埋了,然後哭到要去看眼科),至於是不是古典小說裡面最「純真」美好的形象呢?我不敢說。
之前的確看過有紅學家考證黛玉入賈府的時候只有13、4歲,我想就跟您說的ㄧ樣,古代的習俗和現在不同,十歲出頭就嫁娶是正常(意思是在古中國,我已經是嫁不出去吃父母飯的老小姐了),用這樣的背景寫紅樓夢男女主角無可厚非。
ReplyDelete所以讀這類的經典小說,我並沒有對男女主角的年齡那麼介懷,時代不ㄧ樣,我選擇享受作者的慧心和文字之美;可能是您讀經典的時候需要一個現代人的投射,但又發現用現代的年齡層次看,完全無法符合小說裡人物的形象,因有此感(純屬推測)。
關於對經典抱有極端懷疑的態度,這點我完全認同。經典是別人說的,在自己心中成不成經典才重要。比如說,我非常討厭水滸傳,因為真的讀過,才發現一百零八條好漢根本不是行俠仗義之人,只是一群只懂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的流氓罷了。
說到西廂記呢...好巧不巧我看過它的崑曲,我看的西廂記是白先勇策劃的新版西廂記,會看是因為學校專題課介紹西廂記,老師播西廂記崑曲,真的感動到所以借回家看(非濫情,但是在崑曲演員的身段衣飾唱腔中,我的確看到中國文化之美)不過我想說的是,杜麗娘和林黛玉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形象,不可相提並論之。
至於我說的林黛玉是最美好的形象,我想也只有等您先讀完紅樓夢了,多說無益(還是您已經受不了寶黛的年紀而選擇擱置呢?)
我說要看西廂記是裡面用典的部份,會用一部禁書典故的禁書,饒富趣味。紅樓裡面的詩詞我現在看也滿吃力的(古文基礎不好)。
ReplyDelete看了西廂記會喜歡!白先勇要流下喜悅的淚水了,您確定是年輕人吧!我只看到像卡拉ok的藍字一格跑得比一格慢,慢到我覺得她唱到要斷氣了。打個比方像是你叫西方年輕人(恕我刻板)看歌劇,從頭睡死到謝幕。
我會看完,反正通常我最喜歡的不是主角。
等一下我腦麻
ReplyDelete躺在床上赫然發現完完全全錯了
ReplyDelete留言裡面的「西廂記」請改成「牡丹亭」
不知道中了什麼邪